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创作不易,感谢您的支持。
9212,一纸“安全合作文件”就在争议倒计时中通过。如果只是看看名字,感觉也就那回事,可拆开条款,里面的“门道”比明面上还要让人膈应。
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居民,这种强权游戏看多了,但每一次都觉得荒唐可笑。这次,协议里写得直白美军能在格陵兰岛上驻扎,无需任何约束,可以来去自由,就连犯了事,也轮不到丹麦人来审判。就是美国人在这片岛上接近“无法无天”,只需要自家军队说了算。
谁会觉得这是“防御合作”?这种安排,一般人沾上都说吃亏。偏偏美方还披着“安全”“互信”的外衣,搞得跟赠送温暖一样。你信这是真合作,还是“温水煮青蛙”?我反正有点想笑又替人捏把汗。
外行一看格陵兰岛冰天雪地一座孤岛,有什么稀奇?但真正懂点地理的人都明白,格陵兰卡在北极门户。一旦气候变暖、航道常年可通,这里很可能是未来全球贸易的黄金通道。不只是货运,资源更是肥得流油——据说藏着稀土、铁矿、油气一大堆,那是真正能改变命运的筹码。
美国可不傻,买下拿不下,就换个法子,直接在军事上脚踏实地将手伸过去。这一把不砸钱,直接用合作的旗号安插人马,连治安大权和自治都捆着送。讲真,想当年人家还义正辞严拒绝美国提出的“买岛”议案,现在又是怎一声唏嘘了得。
欧洲这回真的是急了,法国第一时间跳出来,态度罕见地强硬,说白了就是戳破美国动机,句句带刺。这条路放在谁的领土边缘,心里都不可能舒服。欧盟跟着后脚也出来表态“强烈关注”,德国、意大利相继附和。嘴上反对,动作没有。你说现在的欧洲真的是硬不起腰来,日子久了连怒气都苍白。
这些话题在社交圈可热闹得很。我表哥移民挪威多年,他都说身边不少北欧朋友对此满腹狐疑,明明欧洲应该团结自保,怎么一个一个被美国“温柔地征服”?其实玩到都是小国夹缝求生,顾头不顾腚,眼睁睁把北极的门钥匙递了出去。
最可气的是岛上的居民呢?议会都几乎没搭话,抗议也成了一阵风。普通岛民可怜巴巴举起标语,高喊“我们不是殖民地!”这种场面,像极了历史教科书上的插图,只是今天轮到北极了。自治、土地、文化,到了真刀真枪,哪有自主权可言?
说直白点,这根本不是单一国家的问题。芬兰、瑞典、挪威之前都和美国签过类似协议,丹麦其实已经是“最后一张倒下的骨牌”,是整个北欧集体把命脉交出去。背后大环境摆在那里,俄乌局势搅得北欧神经紧绷,到头来哪里还能独善其身?就算明知是饮鸩止渴,也得敲锣打鼓往前冲。
我忍不住感慨,这协议不是纸面上的调调,而是真正的转折点。格陵兰以后叫丹麦的地,还讲不讲得上“欧盟话事”?岛民还掌不掌控自己的未来?其实答案都很刺眼。美国在这里下这一子,盯的不只是俄罗斯,也早早瞅上了中国未来的北极航路。
北极的棋局才刚刚翻开,而格陵兰悄然易主。欧洲的焦虑、岛民的抗议、美国的老辣,都被写进了现实。如果再有人觉得格陵兰不过是一块冰原,那可真是“小看了这盘大棋”了。
朋友们,对这样的协议、这样的地缘变局,你们怎么看?岛民抗争有没有出路?北欧未来会怎样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~